序号 |
课题名称 |
项目类别 |
申报人 |
所属院校 |
1 |
职业教育服务“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的模式与路径研究 |
重点项目 |
王永莲 |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2 |
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案例研究 |
重点项目 |
王小龙 |
眉山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
3 |
职业教育服务地方产业的动力机制研究 |
重点项目 |
文力 |
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
4 |
新时代“两路”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路径与实践研究 |
一般项目 |
罗解 |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5 |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职院校华为数字机器人工坊(RPA+AI)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
一般项目 |
杨丽 |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6 |
基于专业大类的高职教师企业实践差异性研究 |
一般项目 |
朱峻宜 |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7 |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素质卫生健康职教 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一般项目 |
梁小利 |
四川护理职业学院 |
8 |
体育强省背景下体育人才培养的战略布局研究—基于普通高校与职业院校的比较 |
一般项目 |
黄甜 |
四川大学 |
9 |
类型教育定位下高职院校“三融”改革逻辑及路径研究 |
一般项目 |
祝登义 |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
10 |
产教融合背景下适应岗位动态变化的 飞机维修现场工程师培养模式与实施路径的研究 |
一般项目 |
张伟瑞 |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
11 |
人工智能视域下加速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路径研究 |
一般项目 |
陈良维 |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
12 |
基于可评价的职业院校数字化升级 |
一般项目 |
李刚 |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 |
13 |
“大思政课”视域下“两路”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路径探索 |
一般项目 |
陈蕾 |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14 |
“中文+职业技能”视域下“职教随企出海”创新模式研究与实践—以XXX学院为例 |
一般项目 |
钟露莎 |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15 |
职业院校红色文化资源实践育人创新路径研究 |
一般项目 |
金瑾 |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 |
16 |
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校背景下智慧校园建设的实践探索 |
一般项目 |
曾艳阳 |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
17 |
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现场工 程师的实施路径研究 |
一般项目 |
付腾 |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
18 |
新质生产力需求下的城市轨道交通智慧运维 现场工程师培养实践研究 |
一般项目 |
刘乙橙 |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19 |
高职院校“企业学院”赋能现场工程师人才培养的实践路径研究 |
一般项目 |
徐平 |
四川现代职业学院 |
20 |
信创信息系统运维现场工程师培养路径研究 |
一般项目 |
白林林 |
四川长江职业学院 |
21 |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职学生个性化学习效果提升路径的研究 |
一般项目 |
刘学 |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22 |
四川省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创新路径研究 |
一般项目 |
邹艳 |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23 |
东方电气"现场工程师培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
一般项目 |
赵忠元 |
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
24 |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轨道交通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一般项目 |
韩冰怡 |
四川铁道职业学院 |
25 |
市域产教联合体的运行机制研究 |
一般项目 |
栗育琴 |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 |
26 |
职业教育思政育人的创新路径研究 |
一般项目 |
徐艳姝 |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27 |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需求下的高职院校专业群课程构建研究—基于跨专业交叉理念的视角 |
一般项目 |
刘显钰 |
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 |
28 |
智能化发展背景下高质量培养现场工程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一般项目 |
周太平 |
四川铁道职业学院 |
29 |
科教融汇视域下“产-教-研”共同体创新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 |
一般项目 |
杨超 |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 |
30 |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职业教育思政育人的创新路径研究 |
一般项目 |
罗佳 |
四川大学 |
31 |
人工智能+AR在高职学前教育课程思政育人中的创新应用路径研究 |
一般项目 |
王丹 |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 |
32 |
职业教育数字化治理体系研究 |
一般项目 |
陈云妮 |
重庆文理学院 |
33 |
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在线学习情绪投入干预策略研究 |
一般项目 |
肖祥林 |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34 |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高职院校现场工程师培养路径研究 |
一般项目 |
王健 |
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35 |
四川高职教育数字化转型下的教学重构:教学评价优化路径组态研究 |
一般项目 |
许可 |
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36 |
职业教育“随企出海”模式与实践研究-以中色集团卢安夏公司下中国-赞比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
一般项目 |
胡釜 |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 |
37 |
“护理学”+“工程”学科交叉专升本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 |
一般项目 |
林琳 |
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
38 |
基于数据驱动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
一般项目 |
谢兆元 |
四川开放大学 |
39 |
高等职业院校产教融合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
一般项目 |
郭宇恒 |
成都工业学院 |
40 |
高职院校涉农产业学院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构与实践研究 |
一般项目 |
李䶮 |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 |
41 |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锻压技术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与实践探索 |
一般项目 |
李艳丽 |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大学 |
42 |
数字文化创意类专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系统性构建与治理模式研究 |
一般项目 |
曹乐 |
眉山职业技术学院 |
43 |
职业本科院校践行“大思政”教育与人才培养的路径研究——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例 |
一般项目 |
熊芯 |
成都艺术职业大学 |
44 |
基于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质量评价研究 |
一般项目 |
刘朝镁 |
四川三河职业学院 |
45 |
园院地融合,产学训一体,无人机应用技术现场工程师培养北川模式的实践研究 |
一般项目 |
张嘉楠 |
绵阳飞行职业学院 |
46 |
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本科院校教学数字化转型研究 |
一般项目 |
张诗静 |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大学 |
47 |
高职院校现场工程师培养研究与实践--以智能控制技术专业为例 |
一般项目 |
张雨东 |
四川科技职业学院 |
48 |
“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背景下企业“准安全员”培养研究 |
一般项目 |
赵丽霞 |
广元中核职业技术学院 |
49 |
高职院校科教融汇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
一般项目 |
吴秀杰 |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
50 |
元宇宙视域下职业教育数字教材的开发研究 |
一般项目 |
曾艳 |
四川开放大学 |
51 |
数字化转型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优化路径研究 |
一般项目 |
赵丽梅 |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 |
52 |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研究 |
一般项目 |
董帅 |
成都银杏酒店管理学院 |
53 |
高职院校以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通学校和社会协同思政育人的路径研究 |
一般项目 |
冀俊平 |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 |
54 |
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四川城乡融合发展的机制与路径研究 |
自筹课题 |
侯晓华 |
四川财经职业学院 |
55 |
职业教育国际比较研究——以中国与印度尼西亚职业教育比较为例 |
自筹课题 |
徐培东 |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56 |
四阶递进:数智时代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学生职业适应力培养路径研究 |
自筹课题 |
余欣悦 |
四川商务职业学院 |
57 |
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现场工程师培养路径研究——以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为例 |
自筹课题 |
唐翠微 |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 |
58 |
职业技能取向的产教融合工作坊教学创新模式研究 |
自筹课题 |
衡若愚 |
四川开放大学 |
59 |
高等职业教育教材改革实效的实证研究—基于10本土木类专业活页式教材的文本分析 |
自筹课题 |
陈剑红 |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 |
60 |
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校企“双元”育人新形态教材建设研究与实践 |
自筹课题 |
罗雁君 |
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
61 |
“智改数转”背景下机器人系统集成类现场工程师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
自筹课题 |
严胜利 |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 |
62 |
产教融合背景下中高本贯通人才培养 定位与路径研究—以食品类专业为例 |
自筹课题 |
徐毅 |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
63 |
文化自信视域下高职非遗传承艺术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自筹课题 |
张祺 |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 |
64 |
涉农高职耕读教育与美育教育融合路径研究 |
自筹课题 |
王泽曦 |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 |
65 |
“三教”改革视域下高职院校来华留学生培养提质增优路径研究 |
自筹课题 |
侯燕 |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